柳樹澗堡位于陜西省定邊縣境內。明長城延綏鎮(zhèn)重要關堡。明時柳樹澗堡為延綏鎮(zhèn)西路所轄十四營堡之一,天順初始筑,成化9年棄之,駐軍歸永濟堡。嘉靖37年又修復舊堡,由永濟移守至原堡,堡城位于今定邊縣城東南140里的郝灘鄉(xiāng)柳樹澗村南2里處,隆慶6年增高,堡城今尚存,墻殘高1米,東、南、北各1城門。明時柳樹澗堡轄長城“三十三里二百七十步,墩臺四十八座”。這段長城毀壞嚴重,尤其是馬圈梁村附近的夯土城墻,幾里之內僅殘存夯土墩臺。柳樹澗堡北至長城1里,西至舊安邊40里。柳樹澗堡東南40里至永濟堡,永濟堡西四十里新安邊營。清雍正九年(1731年),陜西行政區(qū)劃調整,以定邊、鹽場、磚井、安邊、柳樹澗五堡之地設立定邊縣,柳樹澗歸入定邊縣。由于劉渠村為柳樹澗堡屬地。柳樹澗堡在定邊縣東140里緊挨長城。從秦朝開始,定邊縣城的城墻就與長城城墻相連。長城從鹽池斜伸過來,到定邊后直直地向東,直到安邊,再轉而向東南、再向東北形成一個優(yōu)美的弧圈回到安邊東方的重鎮(zhèn)靖邊。此后,長城向東北延伸,綿延千余里,在麻地溝消失。這里的長城,當地人叫邊墻,但不是明朝的邊境線,只是為防御北邊的蒙古人和東北的女真人南下修筑的。明英宗成化年間,……
[詳細]